专家观点|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需求亟需重视

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-05-10 14:56:27

王晖

2016年1月5日, ,激起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。在积极响应政府决策之余,部分群众表达出对生育的后顾之忧,其中城市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照料尤为突出。


据统计,中国城市3岁以下儿童的入托率不到10%[1],各省市之间存在差异。黑龙江六市调查表明0-2岁儿童中,78.8%的幼儿从未入托[2],即入托率大约21.2%;广州市1999年调查显示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为19.46%[3];北京城镇地区3岁以下儿童入托率为13.8%[4]。




各地群众入托期望与当地实际入托比例差异较大。北京有24.8%的家长,上海有23.9%的家长,有过无法入托3岁以下幼儿的经历[5]。上海0-3岁儿童家庭调查表明:至儿童2岁时,近四成受访者表示希望有托儿服务支持[6]。2007年专项调查显示: 北京55.3%的人认为未满3岁的幼儿已适宜入托[7]。北京有9成的家长人为“托儿所有必要发展”,上海的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5.3%[5]。


满足托育服务需求,缓解工作生活冲突,促进女性职业发展


在中国,职业女性承担社会工作的同时,需要兼顾家务、生育、子女照料和老人赡养等多重职能。据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,女性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比例从1982年的43.7%上升至2000年的45.3%。




城镇女性劳动参与率为59.3%,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率为77.8%[8],2014年女性劳动参与率上升至64%[9],女性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。从保护职业女性健康的角度出发,国家颁布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》,明确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,各省《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》规定政策内生育,产假延长30-90天不等,职业女性普遍有半年带薪产假。然而,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幼儿园仅接收三岁以上幼儿入园,婴幼儿半岁至三岁之间的空档期,使女性面临婴幼儿照料和职业工作之间的矛盾。发展相关产业,满足托育服务需求,将有利于女性平衡社会工作与家庭婴幼儿照料之间的关系,促进女性职业发展。


满足托育服务需求,规范行业发展,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


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,人口素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家庭的重视。科学喂养和早期教育是保障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迄今为止,学龄前教育仍未纳入国民义务教育体系, 处于起步阶段。在南京0-3岁家长的定性座谈中,家长们强烈呼吁政府能扩大公办园所规模,提供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,加强3-6岁学龄前幼儿教育。家长们对托育服务的期望,不仅仅限于婴幼儿的温饱照护,而是期待有儿童自理能力培养的教育因素。




有鉴于此,3岁以下儿童托育机构规范管理标准的设置,应秉承深化供给侧改革的精神,考虑家长关注重点,从婴幼儿健康成长角度出发,以满足婴幼儿生活照料需求为基础,合理添加自理能力方面的教育内容,提高托育机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,避免服务供给与服务需求相脱节。同时应加强托育机构的从业人员职业培训、设施配备、,完善机构准入和定期评估机制,保障在托婴幼儿的安全,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。


满足托育服务需求,强化家庭支持,促进落实全面两孩政策


2010年上海妇女社会地位的结果显示,本世纪以来出生的婴儿,3岁前白天主要由祖辈照顾的比例高达72.7%。随着未来延迟退休政策出台,祖辈照料资源将逐渐减少,第二个子女生育时,其祖辈随年岁增高,健康状况下降等情况,将导致婴幼儿照料的困难愈加严峻。




在中国,家庭功能被理解为不仅限于婴幼儿照料,而需兼顾老年人赡养。部分女性在南京定性座谈时表示,祖辈照料婴幼儿所衍生出的祖辈老年夫妻两地分居、老年人闲暇时间受影响、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,都需要考虑。随着家中老人年龄的增长,需要更多的生活照料,再生育第二个子女,同时照看婴幼儿和老年人,从经济、时间和精力上都难以承担,部分女性表示将因此放弃二孩生育。由此看见,托育服务是家庭发展计划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。满足托育服务需求,强化家庭支持配套措施,将有利于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,促进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目标的达成。


综上所述,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客观存在,且与实际供给之间存在距离。托育服务业的规划发展,将关系到女性职业发展、儿童健康成长、家庭计划、全面两孩政策落实等诸多方面,亟需受到重视。建议国家加强学龄前托育托幼园所的建设,引导扶持民营托幼园所的合理有序发展,重视职业化能力建设,规范管理,满足社会需求,促进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。



文章来源:大国人口

感谢发布媒体及原文作者的辛勤付出,如有版权问题请致电联系。
近期热点文章





公告
欢迎有识之士投稿,我们关注首都城市发展的战略性、前沿性问题,涉及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非首都功能疏解、停车治理、公共交通、海绵城市、地下综合管廊、新型城镇化、区域和产业发展、基本公共服务等政策解读、原创观点等,投稿邮箱:bzyjy@becc.com.cn。

发表
26906人 签到看排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