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 | 它的外形似狮非狮,却更像是猫

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-05-10 14:56:27


文 | 广东文网


广东文网讯 2016增城区客家文化民间艺术大展演活动于1224日至25日在派潭镇文化广场举行,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,还进行了舞貔貅展演,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观看。

舞貔貅,又称“舞客家猫”“舞客家狮”“舞醒狮”,是增城客家最重要的传统文化表演,也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被誉为“增城三宝”的三大民间工艺和表演之一。

貔貅舞源于广东吴川县,流传于粤西及增城,相传始于明代。而增城貔貅舞的起源有两种说法,一说它兴起于明末,一说它起源于清乾隆年间,正好是客家人大批迁入增城的年代,距今约270年。

貔貅舞很容易与舞狮混淆,而舞貔貅确实又被称为“舞客家狮”,表面看起来一样欢庆热闹,形式和寓意大致相同,但两者在动作、内涵等方面却有着细致的区别,实属异曲同工。


➊ 图片来自 新浪房产

貔貅舞特点突出,寓意鲜明。首先,貔貅道具外形独特,远看像一个猫头,近看却像一张猴脸,而身体却是长长的狮身,也就是集猴面猫头狮身于一体;其次,貔貅舞角色与内涵一体,有貔貅(代表唐僧)、大头佛(代表沙和尚)、猴子(代表孙悟空)几个角色。

外形和角色之外,舞貔貅还配有伴奏乐队和武术队,融合舞蹈、鼓乐和武术于一炉。乐队通常有鼓、锣、镲三种乐器,表演则根据锣鼓点的节奏进行。武术队则有拳、棍、双刀、矛、盾、快耙等,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。

目前,各镇懂得貔貅制作和表演技艺的村民人数不多,且基本都已年过花甲,也由于收入甚微,喜欢貔貅这样的传统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。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,貔貅舞同样面临着传承的困惑。


➊ 图片来自 增城社区报


延伸阅读

湛江 | 它承载了遂溪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

梅州 | 它以优美的舞姿,穿越了两百多年的历史风云

深圳 | 他们喜欢聚族舞龙,祈求好运来



本媒体因需而编辑自网络之内容,仅为传播更多资讯为目的,不对其准确性、真实性负责。文章观点亦不代表本媒体;内容版权属原作者。


▼ 往期

发表
26906人 签到看排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