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嘉远专栏 | 坚持试错

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-05-10 14:56:27


text_刘嘉远


理想不存在标准,书店里从不缺谈理想和成功的著作,大多都在显眼的位置,随时等候需要的人们采摘。这些心灵鸡汤不是主食,却可以调剂我们的精神生活。


我也常翻开一些书作番比较,发现许多国内作者的成功著作,少不了突出自己的迷茫青春和苦涩往事,似乎没有这些成功显得缺少调料,力度不够。外国作者的类似著作,常强调灵感困惑和家庭事业平衡的两难,这应该是另一种社会形态里个人遇到的普遍苦恼。每个人都有情绪起伏、卑亢变化,没了这些调料,有时还真感觉生活够苦。


这两年由于工作缘故,我有机会走访一些高校,和大学生交流。校方通常会说,嘉远给大伙谈谈自己的成功经验吧!分享一些心得,这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。可整理思绪,上台发言,说出口的又常是自己曾经的不易与坚持。那时我才明白,不是书的作者们喜欢显摆自己的悲惨人生,而是相对于成功,失败才是生活中最普遍的经历,是验证弯路的唯一办法。演讲者往往能分享的,不过是坚持试错的态度。但人们总是不厌其烦地期待,总有一个成功人士,掌握了巧办法,而不是笨办法。

大学宿舍里,我对面床的兄弟,是试错的典范。他每天浏览阿里巴巴,在一堆不起眼的小商品里寻找几毛几分的差价,用蹩脚却嘹亮的潮汕英语,接听着各种奇怪的贸易电话。他在学校和广州的商业区来回奔波,忙起来时,两个星期不换裤子,室友不理解他所谓的创业和商机是什么。只知道他对各种廉价零散小商品的差价信息的熟悉程度,越来越胜过对社会学理论的了解。

终于在临近毕业时的一天,他兴奋地说做成笔生意,往非洲发了10万个鼠标,每个鼠标他作为中间商可获1毛钱利润。他结识了各路老外,请各国“倒爷”喝酒,不断试错,越来越清楚活跃在广州的外国生意人喜欢在中国买什么。自那以后,他的生意越来越多,毕业时,他有了自己的办公室、员工和司机。我看到了他的苦,知道坚持不易,没有羡慕。

这位兄弟试错的同时,我利用每个假期穿梭在北京的长安街两侧。中央电视台还没搬新址时,我每天要穿过长安街,来回于两个办公楼间;有时忙到很晚,都因为些不堪一提的杂事;我不止一次站在长安街边的夜灯下,看着电视台的大楼在心中默念,一定可以出头。

可是,喜欢一件事和做好一件事,完全是两回事。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心血,耐得寂寞、忍受孤独,在每个阶段体会、思考事情的规律。前辈们说,急不来,说五百场球以后才会掌握解说的技巧;说一千场后,才能体会解说的难处;说两千场后,才能掌握如何尽量减少失误;说到某一天能去大赛现场,才发现一切刚上路。


所以欧洲杯揭幕战我走上解说席时,感觉是同事们在背后推我,帮我挺过了让观众逐渐接受我的一个个熬夜时段。我和我的兄弟,都是在不断挫折的路上,坚持下来而已。

毕业那年,我们俩是班上无需在毕业时求职的少数,实践开始比较早,毕业时已明白自己该坚持什么。很难评价每个人选择的优劣,但在实践中找到一件能专注的事情坚持下来,是幸运的。而坚持做一件哪怕一开始只是稍微感兴趣的事,就会积累更多的知识,更多的人脉,更多的资源。

这两年,每次回广州解说比赛,赛后我都和老同学聚聚。不谈理想就聊生活,分享一些现阶段需要充电的内容。理想在每个人心里有不同答案,成功道路也不同。坚持试错,就能找到对的路,就能持续激发接近目标的动力。





发表
26906人 签到看排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