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件事情,归因是十分重要的。
考试得了100分,你认为这都是你的勤奋学习换来的。其实不尽然。考满分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方面,包括:
你的勤奋
老师的教导有方
试卷的难度
父母在考试成绩上从来没有给过你压力
你考试时的精神状态
你面对那些不确定答案的选择题时的运气
……
但通常,我们都会认为那就是我们的勤奋所得。因为我们喜欢这种“我很厉害”的感觉。老师、父母、试卷、运气这些因素,只会让我们显得不那么厉害,那最好统统都不要有。人之常情,想必我们都早已习惯了。
一个母亲,亲手杀死四个自己的孩子,然后。这件事,该如何归因?
同样,也会有很多可能的原因,包括:
长期的贫困
日复一日的无尽的辛劳
越来越重的经济压力
与村里人的隔阂
无处述说的委屈
自我放弃
精神异常
……
究竟哪些原因才是“真相”,随着那句“你不理解”而已经无法确知。但不同人的归因,折射出不同人的视角和内心。
与考试满分一样,我们在面对这件事情时,内心依然会希望保持“我很厉害”的感觉。所以,有些原因就容易带有倾向性。所以,我们会看到不少将这一事件完全归因在个体上的解读。因为这样,我们就不必感到同情。因为这样,我们就可以不屑一顾。因为这样,我们就可以继续高贵。
我说完了。
林 敏 博士
用户体验拓荒者、广州美院教授
前三星(中国)设计研究所用户体验创新部负责人
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