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CC2017|韩雅玲:现有DES能否弥合PCI和CABG治疗多支病变时的差距?

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-05-10 14:56:27

 SCC2017

  中国,广州


1977年,首例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形成术的成功运用,使PCI开启了与CABG的抗衡之路。经过介入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品的不断革新,介入治疗在治疗诸多病变的疗效上足以与CABG分庭抗礼。当然也有多项研究显示,在治疗多支病变方面PCI与CABG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。随着新一代DES的出现,PCI与CABG在治疗多支病变方面的差距是否能够得以弥补?在SCC2017的冠脉介入国际论坛专场上,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全面解析该问题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。


不同时代PCI与CABG的疗效存在差距

韩雅玲院士将PCI的发展阶段分为PTCA时代、BMS时代、第一代DES以及第二代DES时代。与第二代DES相比,前三个时代在产品性能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少差距,因此前三个时代统可称为旧时代。在旧时代里,无论是PTCA时代的BARI、CABRI研究还是第一代DES的ARTSⅡ、SYNTAX研究,在治疗多支病变方面PCI对比CABG的效果均不理想。CABRI研究一年结果显示,PTCA对比CABG的全因死亡率为3.9%vs. 2.7%,再次血运重建率为43.7%vs. 6.5%(P<0.001);ARTSⅡ结果显示,除全因死亡率、MI、卒中外的生存率为SES vs. BMS vs. CABG=87.1% vs. 81.9% vs. 86.0%。然而在涵盖再次血运重建率后,三者生存率比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分别为SES vs. BMS vs. CABG=72.5% vs. 58.5% vs. 78.9%。SYNTAX研究则显示,SYNTAX评分越高,PCI与CABG的再次血运重建方面差异越大。由此可见,无论是PTCA、BMS还是第一代DES,再次血运重建方面均明显劣于CABG,旧时代的PCI与CABG的疗效差距难以衡量。当进入第二代DES后,相继进行了BEST等研究。BEST研究5年MACCE结果显示,PCI与CABG的效果差距逐步减小,但在再次血运重建方面依然存在7.1%绝对值的差距。


通过临床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

面对PCI在治疗多支病变血运重建方面的不利局面,韩雅玲院士认为:“只有发现问题并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,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。EXCEL研究结果的发表,给我们提供了进一步研究和分析的契机。”EXCEL研究3年结果显示,PCI主要终点与CABG没有显著差异。为何同为PCI与CABG的效果对比,EXCEL研究的结果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呢?韩雅玲院士从完全血运重建这一角度分析该问题:从既往研究PCI与CABG完全血运重建的比例中不难发现,CABG的完全血运重建比例为74%,PCI完全血运重建比例则仅为55.3%(图1)。而在EXCEL研究中,PCI和CABG完全血运重建比例均超过90%,这一差异可能是造成PCI与CABG疗效差异的重要原因。韩雅玲院士指出,支架设计的改善只是提高患者疗效的一个方面,而治疗策略的改进(提高即刻成功率及完全血运重建率等)可能更为重要。


DES的科学应用可弥补PCI与CABG的差距

提及对未来DES应用的期待,韩雅玲院士重点介绍了SYNTAXⅡ研究。SYNTAXⅡ研究的六个要素体现其科学性:1. 两次评分,更为精确的分组和选择研究对象;2. 研究对象经过内外科专家共同评定、共同认可;3. 进行功能学评价;4. 使用最为先进的DES支架;5. 血管内超声评价支架植入的即刻结果;6. 强化术后调整治疗。SYNTAXⅡ研究血管功能学评价结果显示,75%的患者可纳入研究。同时,严格的研究前筛查使每位患者从需治疗3.5个病变降至2.6个病变。这无疑简化了研究的难度,使研究结果能够减少干扰因素。SYNTAXⅡ研究30天MACCE结果显示,其全因死亡率、卒中、心肌梗死综合发生率与SYNTAX Ⅰ PCI arm相比降低10倍以上(0.4% vs. 4.4%)。其中,SYNTAX Ⅱ研究和SYNTAX Ⅰ PCI arm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更达到了0.2% vs. 4.1%P<0.001)。韩雅玲院士表示,该研究1年结果非常值得期待。


纵观既往研究的30天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,PCI已从PTCA、BMS时代的严重落后于CABG,到第一代DES逐渐缩小两者疗效差距,再到第二代DES PCI迎头赶上(SYNTAX Ⅱ研究PCI与CABG的再次血运重建率绝对值为-0.4%)。现有DES已经能够使PCI与CABG相媲美(图2)。


最后,韩雅玲院士进行总结:由于第二代DES的出现以及介入治疗策略的改进,PCI与CABG在再次血运重建发生风险方面的巨大差异在不断缩小;腔内影像学技术的应用、当代PCI技术的改进、完全血运重建率的提升、合理强化的药物治疗以及在功能学检测,帮助临床医师更合理地选择PCI适应证,并进一步缩小PCI与CABG之间的差异。相信未来数年,PCI与CABG之间的良性竞争仍将继续,并在竞争中不断降低事件发生率,让患者获益。




END

本文内容为《门诊》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。

门诊新视野 微信号:ClinicMZ

《门诊》杂志官方微信

长按,识别二维码,加关注

发表
26906人 签到看排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