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
这篇文章主体部分是一个很棒的活动预告,我的老东家南方周末,广东电网会在这周二合办一个论坛,地点是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,主题是“邻避效应”。我会过去,也邀请你一起去。
南船北马曾经发过一篇文章《阅读成了一件门槛很高的事》。
里面,提到一案例:
最近几天,西安市高陵区在成规模地,各大新闻端为维稳都封锁了消息。起因是高陵要建垃圾焚烧发电厂,当地民科写了很多关于二恶英的伪科普稿,说垃圾焚烧发电厂不能建,祸害子孙。说区长是河南人(多大仇),心肠歹毒,干完这一票就要跑路。
于是相隔千里,我只好遥祝高陵地区人民生活环境好,基础设施好,经济发展也好。
后来私下里我转念想,如果要在我住的地方附近修个变电站/垃圾焚烧厂,那我是不是肯接受的。
或许我行,或许我的邻居行,但要是让整个小区的人都点头同意,怕是不行。
学术上,把这个叫邻避效应。
比如:
PX、垃圾填埋场、核废料储存库、高速公路、变电站都不是坏东西。
但公众的态度一般都是:
认可兴建这些公建设施的必要性,坚决不接受这些设施修建在自己家门口。他们的诉求往往是迫使这些项目转移到其他地点。
通俗地理解:放我家门口不行,请放到别人家门口,谢谢。
这种麻烦事,有办法解决吗?
有。
但是我不说,过了周二再说。
下面,我们进一张海报:
12 月 13 日下午,广州大学城约阅 Book bar ,广东电网联合南方周末(以及南方周末的儿子南船北马)会邀请三位专家和你一起聊聊在多元媒体时代,如何“解扣邻避”。
名额有限,得手快才好。
报名地址在【阅读原文】
或者,如果你懒,那么长按识别下面这个二维码,也能直达。
以上。
by
kafk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