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在丰田12年,跳进了一家民企后(上)

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-05-10 14:56:27

在中国丰田工作12年,先后三次到日本丰田总部进修。和他第一次见面是在他的副总办公室。此一时彼一时,他的角色已然变成了一家上市民营企业的副总裁。


无论在中国,还是在汽车发源地的美国,丰田无疑是全球汽车行业的标杆。


无论是新能源车,还是热火朝天的互联网汽车,丰田依然是现在的全球霸主。


“丰田生产系统”就是那个“改变世界的机器”。


谁对“丰田人”垂涎欲滴?


      “现在,丰田人很少出来。”自从他被猎头公司忽悠过来,还不到3个月的时间。从他空旷的办公室来看,还没来得急做一些必要的修饰。

      “无论从待遇,福利还是受尊重,中国丰田还是很好的。很多人在里面,相对稳定后,一般都不愿意出来了。”


国外汽车企业进入中国市场,特别是在中国建厂,必须要与中国的汽车企业合资。所以才有了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。


      “感觉自己年纪不小了,想出来挑战下自己。而且在丰田也呆了十几年了。下半辈子想换个活法。”


       “宇通、吉利都接触过,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这里。总得来说,这些本土汽车企业还是很喜欢丰田人的。但奇怪的是,丰田人出来的很少。”


汽车行业被誉为中国的民族工业,也正是这个大消费时代促使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长足发展,汽车工业从零起步,用市场和政策换国外企业的管理和技术。之后才有了“汽车就是四个轮子上面放一个沙发。“的,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比亚迪,和曾经让中国人都能卖得起车的奇瑞QQ。


中国“丰田”


      “中国丰田的整套管理和硬件,都是完全照搬日本丰田。”


     “中国丰田刚建厂的时候,就派了几十位日本丰田的人过来,拿着文件一丝不苟地照抄不误。如果你问他,为什么这么干。不知道是他们不愿意说,还是真的不知道。总是回答“文件中是这么写的,必须得这么干!”


合资企业一般都是50%对50%的股权分配,那这个决策和文化会不会有冲突呢?


       “在工作中产生的冲突是难免的,但大多数都能通过沟通和协调解决处理。但有些还是有争论,但最终还是由日本人来定。理由是“你们生产的是丰田车”。他们有权利来维护自己“孩子”的利益。


      中国丰田的文化。应该说,是继承了日本丰田文化,因为那是完完全全地从日本复制过来的。“


“丰田”的“背面”


      “表面上看,丰田没有秘密。工厂可以随意参观,包括日本的广州工厂都是可以免费参观,只要你预约。但核心的东西是不让看的。


       网上到处都流传着这个丰田绝密资料,那个绝密文件。其实都是丰田过去的东西,要不就是没用的,要不就是过时的。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完全保密的。我们看到的大都都是别人十几年前的老古董。”


      “日本丰田很重视员工培训,对员工的成长尤其重视,经常组织行业,或者非行业类的培训,已拓展和更新企业员工的知识库。”


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是不是企业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呢?


      “还有个有趣的制度,就是在日本丰田工作到退休后,会再把他们返聘回来,然后让他们给公司找问题,提解决方案,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优胜劣汰。”




日本人退休后,大都无事可做,所以更希望有份工作来打发时间。


在一次看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纪录片中,已90岁高龄的他仍坚持做寿司。除了喜欢意外,就是担心自己退休后无事可做,像个废人。


       “丰田用较低的薪资雇佣这些有丰富经验的老人回来,“榨”干他们最后一滴智慧。要知道,在日本被辞退是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,所以他们会“以死效忠”。”


蚂蚁食大象


      “每天都知道自己该干嘛,像一个个小蚂蚁一样,一丝不苟的工作。这种力量看似不起眼,但在不断积累中,能够蚕食大象。”


也许是因为岛国的自然资源匮乏,也许是地震海啸的时常光顾,造就了他们的忧患意识。


      “他们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“异常对策。担心这,担心那。事先把应对策略都研究出来,已防范于未然。”


现状与目标


大家都想着像丰田一样,最起码,获得丰田的配套资格,也是对我们能力的最大认同,那就获得了品牌力量。要知道,中国最缺的就是品牌认同度。没有品牌,有价无市。


      “目标就是丰田,现状真的是让我“疯癫”啊!”


     “质量的源头在于研发和供应链。而目前我们的供应商都是低端加工厂。我们的客户也是三线品牌厂商。如果更换好的供应商,成本上升,那么客户就得跑了,真是牵一发动全身啊!”


(待续!下篇整理中......)

发表
26906人 签到看排名